花甲之年的管彤和工厂职工同吃同住,从模仿别人家的产品开始,把产品部件逐个分解并制图,弄懂原理,进行技术积累。
靠着以前的关系,管彤不断地四处跑,拉下脸来,求爷爷告奶奶,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老管,我刚刚答应你,就是因为你们的这种理想和信念,好了,咱们去办公室聊。”秦涛说道:“你们去年,把自己的产品成功地出口到了温哥华港,算是给咱们国货争了一口气。”
管彤一脸苦笑:“是啊,我算是看明白了,咱们国内的那些港口,都喜欢洋货,咱们自己的产品,不管质量多好,他们也不买,宁可高价买外国人的二手货,也不买在哪买自己生产的,所以,我们公司要发展下去,那就只能先打开国外市场。”
这能有啥办法,还不是被逼的。
在去年的时候,眼看着国内市场无法获得突破,管彤咬咬牙,跑去温哥华港参加竞标,他们的报价,低于竞争对手百分之三十,而且,还不要运费。
就这样,第一笔买卖做成了,外国人的。
虽然这笔买卖不赚钱,但是,他们很重视,管彤带着手下,仿佛打磨艺术品一般地制造出口国外的起重机,靠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笔买卖虽然没赚钱,但是他们却获得了国际上的口碑。
今后一两年,温哥华港,迈阿密港,都开始陆续向振华公司下订单,振华港机在欧美市场,就这样站稳脚跟了。
现在,他们仅仅是做完了温哥华港的生意,听说这里有大买卖,就跑过来了,原本以为秦涛会很难说话,但是,管彤却惊喜地收获了全部的港机订单!
回到了办公室,秦涛关上了房门,亲自倒上了两杯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