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那次交手恍如隔日,兰逸飞始终都是认可这位克罗地亚人的硬实力的。而且,看西里奇刚才的表现,进步幅度也谈不上小。
紧跟着出场的,是奎雷伊、孟菲尔斯与弗格尼尼。
美国人奎雷伊的表现没有再引起德约科维奇的明显反应,似乎对这种技巧平平的美式工厂“造物”不太感冒。
反倒是孟菲尔斯、弗格尼尼这俩兼具灵性与身体素质的球员,又让他赞许地点了点头。
最后出场的两个球员,南非人安德森与兰逸飞的老熟人锦织圭。
如果说日本选手年龄小资历浅,表现一般情有可原,那么安德森的展示环节则只能用“灾难”二字来形容。
发球,平平无奇;高压截击,中规中矩;最关键的是,他在陪练手里都能送出相持球环节的主动失误!
“这也太离谱了吧......难道是紧张?表演赛啊!”
德约科维奇自言自语道,难以察觉地微微摇头。
在他身旁,兰逸飞也紧锁眉头,一副在考虑如何规避这位“炸弹”选手的样子——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还能有这种?我以为费雷罗的玻璃人+玻璃心那样的已经足够离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