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反正4-0,观众上都行”的情景在兰逸飞算不上短暂的职业生涯里,才是第二次发生。上一次的对手嘛,不巧,也正是费德勒。

        打到这个份上,兰逸飞基本搞清楚了,为何系统对费德勒的发球评分比卡洛维奇还要高。

        因为发球从来不是个独立出来,不和其他技术动作交流的环节啊!

        在费德勒与兰逸飞的第二盘比赛也缓慢有时快速而坚定地走到4-4平的局分上时,相当一批人认为他们将有幸连续目睹两个高水平抢七。

        但网球场上的形势会如何变化从来都不是观众说了算的。往往,单独一方球员都无法左右这个东西。

        第9局,兰逸飞突然之间就遭遇到了来自瑞士人最猛烈的进攻,也遭遇到了自己从开赛到现在,持续最久、最缠绵的一段危机!

        “费德勒从自己上一个直落四分的保发里明显收获了很多信心。莫非他认为自己在发球以外的环节也大有长进?可是据我们第一盘所看到的分析,兰逸飞在底线的状态至少可以与他持平才对......”

        “哦,相当漂亮的一分,30-30了,关键分数上——费德勒再下一分!一个标准的费式高压得分,前面的调动铺垫相当到位。”

        “如观众你们所看到的那样,兰逸飞在倒数第二拍上的防守已经相当极限了,我甚至没料到他能多救一拍,可是仍然无济于事,30-40。这一个破发点的份量可能会相当之重。”

        与吉姆·考瑞尔一起评论这场比赛的嘉宾如此说道。此时,他还无法预料到,这一个破发点的份量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