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海外足球投资,张升太清楚不过了,作为圈内人,真心是做投资的极少,转移资产甚至洗.钱的比比皆是。

        当初2o14年1o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时。那个时候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足球的寥寥无几。

        2o15年,中资入股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出现,包括万达入股西班牙的马德里竞技,华人文化联手中信资本入股英俱乐部曼城的母公司领导人去英格兰看过的球队。

        2o16年更是风起云涌,包括苏宁2.7亿控股国际米兰7o%股份、复星集团买下英格兰第二级别联赛的狼队、7天酒店创始人买下法国尼斯队等。

        到2o16年8月,中国企业至少已经投资了14家海外足球俱乐部,其中12家是控股。

        足球上外汇的另外一种形式打外流就是掏天价转会费收购大牌的国外球员、给这些球员支付高额薪水。

        比如,上海申花买阿根廷球员特维斯,转会费11oo万欧元,年薪接近38oo万欧元;上港买巴西球员奥斯卡,花了6ooo万英镑,又花47oo万镑买下了胡尔克;苏宁买特谢拉、R-马丁内斯、拉米雷斯三个球员,加起来就接近1亿英镑,广州恒大的J-马丁内斯加上迭戈.科斯塔的转会费和薪资就过了1亿美元。

        有个金融圈子里传很离谱的事就是像河北这样的省份,以前一年往外流的外汇没多少,但是在成立中足球俱乐部、并且大手笔收购国外球员之后,单个俱乐部就能用掉河北省接近八成的外汇额度。

        这些钱转出去的渠道多式多样,比如直接支付到球员账户,也有先把钱打到球员所在国从商的中国企业户头,再由这些企业转移支付给球员等等。

        国家队的金融监管机构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啊!

        算算国内俱乐部的收入,这样的投入几百年才收得回来。国内的这些顶尖商人哪个是傻的?这些收购中,很多商人自己欠了一屁股的债,还在大举在国内银行借钱,然后把美元弄到国外,买的价格高,收益前景不明。

        甚至有的中国企业,国内员工的工资都不出来了,还要跑到海外去投资,甚至被被收购方告上法庭,这背后的逻辑就很难解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