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唐人李吉甫在编撰《元和郡县图志》时提到敦煌的描述,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是边塞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丝绸之路,甚至是莫高窟,都是非常珍贵的宝藏,更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而在莫高窟中有这麽一群默默努力守护着石窟艺术文化的人,他们坚守大漠,适应大漠多变的气候,修复着洞窟内破败的遗址,身为敦煌文物保护修复师的官若华,今年三十二岁,这是他待在敦煌第十年,大学毕业後顺利申请上敦煌修复师一职,便一直跟着前辈学习,主要负责壁画修复,前辈同事们总说官若华心很细,有耐心,适应力强,就算待在气温低的洞窟内,穿着棉袄也不受影响,不喊累。

        虽然三十二岁,但官若华脸长得显小,皮肤又好,白里透红如同陶瓷娃娃般的细致,唇红齿白的模样惹得不少导览解说员姐姐妹妹们的关注,尤其是那双漂亮的大杏眼,睫毛又长,无论是正面或侧面都美得像幅画,资深的姐姐们总开玩笑说若他去代言保养品一定会火,光在大漠生活,受尽风沙摧残後,皮肤还能这麽吹弹可破实属不易。

        而官若华喜安静,下班後也不会跟其他人交流,总是和前辈同事们打招呼便直接回家,这天他回到租房门口前,才刚要拿出钥匙时,却查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诡异的气氛,他慢慢将钥匙收进口袋内,不动声sE的拿出背包暗袋内的伸缩麒麟截棍,再回头的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截棍打向来人,只听见对方疼痛的闷哼了一声,赶紧出声投降。

        “别打别打!若华哥哥你不认识我了吗?”

        “你是谁?”

        一句若华哥哥把官若华Ga0得莫名其妙,他蹙起眉头收起麒麟截棍,仔细一看这身材b例、声音倒有些熟悉,只是对方戴着鸭舌帽又戴着口罩,把自己遮得掩实,一时之间还真没办法认出来是谁。

        对方怕被官若华再打第二次,赶紧先脱下鸭舌帽和口罩,露出整张脸的样貌,而官若华一看,脸sE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陆靖熙?你来这里g嘛,我不是已经说过守好你的陆家,怎麽,连敦煌也有你陆家的一块地吗?”

        官若华脸上尽是不耐烦的表情,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陆靖熙快滚回去杭州,可偏偏陆靖熙不吃他这一套,依然一副嘻皮笑脸的模样对着他笑着。

        “哎呀,我知道若华哥哥是为我好,为陆家好,可是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千里迢迢来敦煌找你…,还要挨你一顿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